目前分類:教學應用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定於與國教院協作的共識營(2017/9/8)中分享的心得,因故沒機會說明,在此露個臉,

整個內容主要是2017年7月底參加IBSE法國動手做工作坊的心得與教學轉化的歷程

一直認為好的老師不是只會帶活動,或將"新的""有趣的"活動帶入課堂給學生就好了,

當然如果能做到上述內容,在現在的教育體制內已經算是水準上的老師了!

但活動背後的意義呢?學生的主動性呢?是體驗還是學習?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了太陽觀測的單元,配合學校翰林版本,利用自己的影子測量太陽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學生在測量時最容易產生誤差的部分在於量角器的使用。常見學生為了用手固定棉線,而無法準確的對齊影子末端。

這學期做了一點小改變,將棉線直接固定在量角器的圓心點上,使用上更為方便,目前5個班級全數使用完畢,準確度提高相當多。

DSC_4998.JPG

將棉線直接固定在量角器圓心

DSC_5000.JPG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3430.jpg

因著學校社群發表的壓力,推動著我研究了最近很熱門的3D全息投影DIY,

網路上有不少介紹的文章,參考了各家的製作方式,選擇了科學遊戲實驗室的作法

http://www.ntcu.edu.tw/scigame/light/light-039.html 裡面還有詳細的原理解釋

稍微整理了網路資料,製作一個prezi 簡報 https://prezi.com/dnvwuureczak/3d/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編自翰林五上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三單元「保溫裝置比賽

教師提供

1.每組同溫同量的熱水,

2.數種材料(海綿、棉花、黑色紙杯、白色紙杯、塑膠杯、鋁箔盒、保鮮膜、方巾),但每組僅能選擇三種素材

活動流程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量金字塔高度~腦力激盪

    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五上翰林版本科學小百科,統整數學角度的概念,訓練學生從資料(表格與折線圖)中找出答案的能力。

 金字塔高度  

【腦力激盪】

文中提到一天中某個時間,會出現物品高度和影子長度相等的情況,請依據課本提供之太陽觀測記錄,找出嘉義市在916日當日哪個時間點物品高度和影子長度相等?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陽高度角與氣溫的關係~教學重點記錄

                             關於太陽高度角與氣溫關係,不論哪家版本都會提出類似的圖表(如下圖),讓學生引出「太陽高度角越大溫度越高」這樣的結論,學生對於這個結論也很容易接受,畢竟這句話很簡單,但也就因為這句話太簡單()了,所以很容易忽略掉根據數據解釋的這個部份。

  

 

     教學時,須特別提醒學生根據數據說話,明白指出表格或折線圖中的哪個部份可以解釋高度角與氣溫的關係,例如1月到6月太陽高度角從44度不斷增加到88度,溫度也從16.1度攀升至27.7度;反之,7月到12月亦然,提升學生「歸納與推斷」的基本能力。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學期的課程嚐試了一些改變,因岩石的分布與地形息息相關,所以特別從台灣島的形成引入課程,

約1億5000萬年前        古台灣島誕生

1億年前~~5000萬年前    板塊擠壓,古臺灣島抬升

5000萬年~~2000萬年前   北港高地露出水面

2000萬年~~1000萬年前   澎湖島誕生,火山島串(海岸山脈、綠島和蘭嶼)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下第三單元岩石與礦物,一個以記憶為主的單元,每次上到這個部份總是頭疼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熟記岩石與礦物的特性。今年因著翻轉教育的興盛,讓我也開始思考是否多放些內容讓學生自己閱讀學習,不再像以往一步一步架著結構嚴謹的鷹架讓學生攀爬。

 於是今年在介紹完岩石之後,我設計了一張名符其實的學習單,將預計要介紹的礦物特性與基本資料全部列出,這張學習單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學生參考用的,沒有任何題目。接著發下另一張挑戰單與三種礦物,請學生參考學習單,課本等資料,自由使用老師提供的各種器材,辨別石英、方解石與滑石。

 有別於以往的老師說學生做,學生對於這樣的挑戰有著極高的興致,尤其是平常功課很好的學生更是有衝勁。然而部份的學生還是不習慣沒有標準作法,也不習慣從紙本內找出參考資料,所以只能不斷的向他們提問並引導他們看參考資料。

  DSC_1081   DSC_1084

 DSC_1080   DSC_1082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文化國小的第一個冬天,校園內開滿了美人樹的花,真是賞心悅目!

花的構造  

剛好五年級自然課介紹植物的構造與功能,心生一計,就讓學生動手分解美人花不僅可以認識校園植物,更可加深學生對花的構造了解。

DSC_0803

美人花的雄蕊合生成筒狀,5 柱,每柱再裂分為 2,其上各有一花藥,為增加討戰性特別要求學生分別出五柱的花絲,完整分離雌蕊基部的子房,並切割子房辨認出胚珠的位置。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了觀察星星的單元,進入「動物的生活」,這兩個單元除了操作星座盤外實在沒有什麼動手做的實驗,感覺學生都快坐不住了,因此,在新單元的開始就配合課程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學生動一動。

     活動1-1「動物的構造與運動」從人體的運動切入,帶入關節活動的概念,以往多是老師講述配合一名學生示範,但現在的教學重點已經又翻轉回學生,既然如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體驗。

活動規則:

1.      分組競賽,每次每組派一名代表。
2.      挑戰關卡:一個關節、五個關節、十個關節、十五個關節及二十個關節的活動。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SA到底是什麼?

 

PISA到底是什麼?

涵蓋了九成世界重要經濟體,全球已有破百萬名中學生接受過評量, PISA評比已是全球教改的重要指標,它到底怎麼考,讓世界如此重視?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省思~燃燒必須到達燃點

 【模擬紙火鍋,在紙杯內裝水加熱,試試看裝水的紙杯著火了嗎?  】

      大多數學生都知道裝水的紙杯應該不會著火,水的用途在降溫(學生的答案,因為課本、自修有寫,安親班有教),然而進行實驗前,我喜歡先打破學生對標準答案的認知,並引導學生建構更完整的知識,所以我都會丟一堆問題讓學生思考:

 水降溫是降誰的溫度?

 水受熱也會增溫,為什麼是降溫?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活動~跳跳糖中的二氧化碳

一、了解跳跳糖成分

跳跳糖成分  

二、觀察跳跳糖遇到熱水後的反應(模擬在口中的狀況)

跳跳糖有跳動嗎?有氣泡產生嗎?可證明是否為二氧化碳氣體?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驗目的:檢驗汽水中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嗎?

實驗器材:量筒、汽水、石灰水

實驗前,石灰水呈現清澈。

實驗前

將少量汽水加入石灰水中。實驗1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燃燒後的氣體是否具有二氧化碳實驗結束後,課本提出了兩個問句「我們呼出的氣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嗎?」「將汽水倒入杯中,會冒出許多泡泡。要怎樣做才能確認她們是氧氣或二氧化碳?」看似簡單的兩個問句,其中的學問可不小,苦思許久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主動學習,最後,決定放手一博,讓學生自由發揮。一堂課一個問句,在黑板上寫出實驗目的,介紹可以選擇的實驗器材後,讓學生以組別為單位自行設計實驗,提出論點,最後上台分享。

DSCN0087  

        第一個實驗「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嗎?」,實驗方法其實不難,不外乎利用已燃燒的線香或澄清石灰水檢驗,雖然每一組收集呼出氣體的做法或設備不盡相同,但如果使用石灰水實驗的組別都能使之變混濁,然而利用線香實驗者就不是那麼順利了,線香不會在第一時間熄滅,因此小組在報告時,很多組別都會不提此部分,因為小朋友覺得這是失敗的部分,或者會省略這短暫燃燒幾秒的時間,認為呼出的氣體最終還是讓線香熄滅,所以是二氧化碳。這個部分我一定會特別向報告的小組提出疑問(學生實驗時,老師一定要到各組巡視,發問,了解學生想法適時引導),也將問題拋給全班,線香沒有馬上熄滅,是實驗誤差還是另有原因呢?有沒有可能是廣口瓶或袋子中還有殘留部分空氣導致線香沒有馬上熄滅,要如何減少此誤差?克服了這個誤差仍有此現象,又該如何解釋?

檢驗二氧化碳實驗  

        第二個實驗「將汽水倒入杯中,會冒出許多泡泡。要怎樣做才能確認她們是氧氣或二氧化碳?」有了第一個實驗的經驗,大部分的組別一開始實驗便迫不及待的將30毫升汽水倒入20毫升的石灰水中,然後很驚訝的發現石灰水依然清澈沒有混濁,還好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被打倒,仍繼續的尋找實驗方法,嘗試收集汽水中的氣體利用線香檢驗,這個實驗五個班級失敗率高達九成,然而實驗的失敗並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致,反而激起學生的興趣,這也是這兩節“自由”實驗最大的目的。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燃燒實驗1  

第三單元空氣與燃燒,大部分的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單元,也是國小中難得的化學課程,課程一開始提到了燃燒現象,因前一陣子就讀二年級的以晨帶著弟弟,偷偷拿了我的火材盒點火,很不幸的是真的點了起來,但很幸運的是姐姐雖然嚇到了,也馬上將他吹熄,沒有釀成任何災禍,這件事是姐姐過了好幾天之後才跟我坦白的,聽到的時候真得嚇了一大跳,上天保佑,但因為他的誠實而且他也學到教訓了,我也沒責罵他,只再次強調火的危險及我會將火材盒收好。然而因著這件事,這堂課一開始我便跟學生談談小時後玩火的經驗,這一問才發現百分之60以上的學生,小時後都有玩火的經驗,這個比率真的很嚇人。

DSCN0059  

經調查玩火不單單只是玩火材盒或打火機這麼簡單,很多學生都試圖燃燒物品,有的會在馬桶上燒衛生紙(學生的想法:火大時可以直接沖掉),有的摔打火機讓他產生小爆炸,還有的會配合沖天炮的火藥引起不小的火焰,更甚者將以死的昆蟲和老鼠綁在鞭炮上…真的太噁心了。但看著學生口沫橫飛的發言,可以了解火對於人類真的有著莫名的吸引力,班上不論公課好壞,個性文靜或外向都曾玩過火,只能說上帝保佑,沒有釀成大災害,而我們都還在這。

發言雖然非常踴躍,但課程還是要進行,老師該負的教學責任還是要盡到,望著台下許多高舉的手,只能下達限制令,最後發言不可再舉手了~如果其他教學活動發言也有那麼踴躍該有多好,這時,老師的角色跳出來,開始苦口婆心的再次強調火的危險性,及意外發生的萬一,還有就是這個單元有一些燃燒的現象~要用學術名詞,不可以講玩火請大家一定要遵守實驗原則,進行實驗~在此威脅恐嚇下,學生的實驗進行的還挺順利的。有了前面這熱烈的引起動機,又帶入了一點手動課程,讓學生「架材」,想像手中只有3顆火種,利用竹筷子當木炭,請學生討論並動手排列出能最快速,最有效率的生火模式。再藉由互相觀摩,提出批判與說明,最後老師綜合大家想法並給予鼓勵。或許是時代在進步,許多家庭烤肉較少使用火種~有學生連火種是什麼都不曉得,這個活動也引起不少的討論與興趣,最重要的是也達成教學目標~察覺物體燃燒時,需留有空隙讓空氣流通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物一直是我又愛又恨的一個單元,一則因為自己每次種植植物,植物都很短命(我不是故意的),另一則是從以前對於植物的世界就一直存在著一份想一探究竟的想法,所以大學時還特別選修植物分類學,但腦中記憶體好像中毒似的,每每自動刪除。

      五上第二個單元植物世界,介紹了植物其中包含兩個實驗,其一是植物的根部吸水實驗,這原本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將完整的植物(包含根莖葉)將根部放入紅墨水中,過一段時間,觀察植物吸水的部位,但這次的實驗效果卻非常的不明顯,我把從學校校園中連根拔出的空心菜洗淨後,立即放入紅墨水中,過了一個星期莖和葉完全沒有變紅,反倒是空心菜長出嫩葉,心想或許紅墨水太淡於是又加入一些紅色素,又過了一個星期情況依舊,空心菜不斷成長,紅墨水逐漸消失,就是不見莖與葉變紅,身為老師當然不能這樣就被打敗了,實驗精神一定要有的,是根部土壤沒洗乾淨還是根部已經被紅色素阻塞了呢?如果阻塞空心菜應該會枯萎,但他的生命力卻不減反增,但無論如何,我決定重新來過一次,將整株的空心菜再沖洗一次,另外調配一杯紅墨水,因有課程壓力所以另外做了一組地瓜葉增加成功機率。第三個星期到了,空心菜持續長出嫩葉向上發展,水杯裡的水蒸散、蒸發掉了一大半,空心菜的莖和葉仍無動於衷,地瓜葉有了些微的顏色變化,我想我和他注定無緣~

      除了植物根部吸水實驗的不順利,這單元的上課過程也一度讓我很灰心,因為這個單元和前一個單元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主題,於是上課前就先和學生說明上課的方式會有所不同,植物世界千奇百怪,我會以課本提過的知識為主,輔以補充資料(圖片、網頁或影片)加廣大家對植物的認識。然而幾次課程下來之後,卻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薄弱,基本的課程內容也無法跟上,連翻課本找答案寫習作,完成率也偏低,這一點讓我陷入苦思。

      就在這個時間點,參與的教師團隊決定共讀「學習的革命」一書,書中提及現代的學生有越來越高的比例從學習中逃走,我們應該將學習的主導權回歸學生,教學不是單純的教,而是學生要主動的學,這一點提醒了我。為了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我習慣建立許多鷹架,課程中藉由不斷拋出的問句試圖引導學生到我想要他們去的地方,可是我卻忽略了學生本身的主動性,而這次的課程主要是介紹植物器官的功能及繁殖方式,大多數的學生其實無須過多的引導即可閱讀課本而獲得知識,因此課程越進行越是發現學生的心不在焉。為此,我改變了教學策略,既然課本知識有限,植物的世界無窮,何不讓學生主動認識其他植物呢?著手設計了一張簡單的學習單,3人一組,全班帶至圖書館,每組查詢一株喜歡或想認識的植物,藉由完成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動手翻閱那有著美麗圖片及完整說明的圖書,希望藉由這些圖文並茂的書籍引出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藉由小組方式讓彼此互相協助,減少壓力,增加學習發展。

小組活動1小組活動2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兩節課,配合習作與作業簿習寫,共10次課程。

第一次:1.課本圖片日出、日落(引用資料來源、著作權)  

        2.中年級仰角測量方法複習(手握拳高舉時,哪裡是地平線)

        3.八大方位與方位角介紹

第二次:1.指北針的用法(每人一個實際操作)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南一版太陽的軌跡取消了半天球模型的紀錄,但僅看課本的平面圖片,學生實在無法想像出太陽在天空到底怎麼運行,於是利用舊有的半天球,配上目前最夯的航海王立夾畫出四季的太陽軌跡,讓學生討論,果然學生的興趣就被引出來了,很快的就能運用所學分辨出春夏秋冬太陽的軌跡~~~真是太感動了!

相片 相片 相片


文章標籤

nature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